【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有些人從小就喜歡參加文藝活動而不愛運動,這種長時間坐著看書、聽音樂的文青們,在醫學上一直以來往往都被認為是缺乏運動,高肥胖且容易罹患慢性病的高危險族群。但是現在有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其實看一場音樂劇的心肺活動量,居然能媲美將近3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英國研究:現場看音樂劇可以有效訓練心肺能力!
根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以及蘭開斯特大學的共同研究,隨機挑選了一場音樂劇《夢幻女郎(Dream Girls)》,以及觀看演出的12名觀眾進行了長時間的心跳、自律神經以及腦波觀測,發現在設備齊全的表演廳中觀看音樂劇時,觀眾們的腦波會異常亢奮,平均心跳數更會達到最適合訓練心肺能力的程度。
當然一定有人認為,這些觀眾們是因為音樂劇本身充滿動作劇情,或者是高潮跌宕才使人心跳加速,但是《夢幻女郎》其實早在2006年就曾改編成電影,當時女主角由碧昂絲主演,內容則主要講述1960~70年代的美國黑人R&B及靈魂樂發展史,雖然勵志但是並沒有特別震撼人心、害人心跳狂飆的橋段。
在長達三個小時,中間休息兩次的音樂劇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了以下四個重點:
- 第一幕結束中場休息時,觀眾們的平均心跳數相較於開演前的平靜狀態快了一倍。
- 第二幕結束中場休息時,觀眾們的平均心跳數已經快了兩倍,此時的心跳數據直逼打了拉力賽的職業網球選手平均值。
- 三小時的表演下來,每位觀眾的平均心跳數都達到了最大心跳數的50~70%程度,剛好是英國心臟基金會所建議:最適合鍛鍊心肺機能、體力,且不會引發心臟病的強度。
- 三小時的表演下來,每位觀眾的平均心肺運動量與進行了28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相當,甚至有4個人表示自己在看戲途中因為過度投入,一度出現呼吸困難的亢奮狀況。
原來看戲跟有氧運動一樣好,下一頁專家繼續告訴您原因!
心跳雖然加速 自律神經卻很穩定
而參與研究的心理學教授約瑟夫‧德夫林(Joseph Devlin)則表示,這份研究甚至發現,隨著音樂劇的演出時間推進,雖然受測者的心跳數都不斷加快,但是負責緊張的交感神經與負責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卻維持著穩定平衡。這表示他們會因為劇情演變而感到刺激,可是也會在聽到歌、看到舞後放鬆下來。
現場表演有共振、共感效應讓人心跳加速 錄影就沒效
然而本次的實驗也同時將這場表演以錄影方式紀錄,並且另外播放給其他觀眾看,卻發現影片形式的音樂劇無法有效提高受測者的腦部活性以及心肺機能。
對此,日本立命館大學運動健康科學部的研究員正田悠過去也曾發表一份相關論文指出,鋼琴演奏也只有現場演奏可以影響觀眾心跳、觸發觀眾共感,他更認為這是因為現場音效所帶來的波動會與我們的心跳產生共振,而且我們的腦部在面對現場表演時也容易產生共感,彷彿自己也在場上演出、運動一般。
因此,正田博士也認為,這次的現場音樂劇調查實驗中,觀眾們的心跳及腦部之所以會活化,臨場感所帶來的感動佔了相當大的影響。
而德夫林教授則表示,這次的研究確實證明了,現場觀賞戲劇可以活化心肺機能並且不至於引發心臟疾病,尤其是歌、舞都具有放鬆效果,可以將現場表演對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刺激控制在最佳的範圍內!
近年來,臺灣也因為國家歌劇院的竣工,吸引了各國大大小小的表演團體陸續來臺,不只駐足臺中表演,也常在北部、南部各地進行演出,懶得運動卻想要陶冶身心又養生的民眾,下次不妨將欣賞歌舞劇當作一項新的養生休閒活動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