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序一進入秋天,因為拉肚子掛病號的小病人陸續增加,孩童秋季腹瀉,對父母來說似乎成為了這個季節的大魔王,而造成的主要原因有兩種,透過飛沫、糞口傳染的「病毒型感染」,以及吃到不乾淨的食物造成的「細菌型感染」,一旦腹瀉,身體要補兩樣東西,就是「水分」和「電解質」。

  VESSEL 斜口玻璃琥珀色吊燈-BNL00126

 格雷灰桌燈-BNL00113 


5歲以下拉肚子大多因「輪狀病毒」引起

孩童的腹瀉以病毒性感染為大宗,也可稱之為「腸胃型感冒」,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大部分的人一周左右會痊癒。最常見的為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兩種病毒都好發在入秋天氣轉換的季節,甚至會持續到3月,其中輪狀病毒是5歲以下幼童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原因,另外腺病毒40或41型,也會引發腸胃炎,而腺病毒幾乎一整年內都可能發生。以糞便的形式來看,通常「病毒感染」造成的腹瀉排出來的便會比較稀且黃,而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造成的「細菌感染」等,排出來的糞便會比較黏且臭。

兒科醫師表示,食用不乾淨或沒煮熟的食物都可能造成腹瀉狀況,若是抵抗力稍弱的小朋友,在防護力不夠健全下,也容易在學校群聚感染。

爸媽先別害怕,想要擊退秋季腹瀉大魔王,有4招必學自保方式,教爸媽如何幫孩童避免腸胃炎、判斷送醫時間點、居家照護小祕技!

1 勤洗手、注重衛生條件

病毒型腸胃炎大多是透過糞口、飛沫傳染病毒,必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病菌入口,包含吃東西前、上廁所後都要確實洗手。而細菌型的腸胃炎,重點在於確保食物有煮熟且乾淨才能入口。

2 虛脫無力快送醫

若持續嘔吐超過24小時無法喝水、腹瀉同時合併發燒、糞便有血絲、8小時內沒小便、眼眶凹陷、虛脫無力,就應該要立即送醫治療。

3 喝水比吃東西更重要

腸胃在發炎狀態下一般建議飲食越清淡越好,因腸胃炎拉肚子導致水分不斷流失,一旦水分不夠,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而使腸道功能變差,兒科醫師表示:「拉肚子時,補充水分會比吃東西重要的太多。」但切記不要喝牛奶、豆漿、豆奶等容易產生脹氣的飲品,待腸道慢慢恢復正常運作,自然就有胃口,可先從白色食物進食,像是白麵包、饅頭或是稀飯等,對身體負擔較小。

4 補充具等滲透壓特性的運動飲料

頻繁的水便會讓腸胃道裡面的電解質被排出,兒科醫師分享,若小朋友有腹瀉但沒有嘔吐的狀況下,可適量攝取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並建議可挑選口味較清淡、低熱量且具等滲透壓特性的FIN健康補給飲料,因與人體體液比例較接近,讓你輕鬆補水無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99481990 的頭像
    alice99481990

    mok579ting的部落格

    alice994819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