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范志紅(北京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崗位科學家)】
牛奶和它們混著吃,有毒!?
牛奶和很多食物搭配都相當美味,比如牛奶佐麵包,牛奶佐饅頭,牛奶拌粥,熱牛奶溶巧克力,還有牛奶拌豆漿等。但是,很多網友表示,牛奶和某些食物相遇時,可能會出現一些有點恐怖的現象。
於是,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問題:牛奶和木瓜一起打漿,放一會兒會凝固,味道很苦,是有毒嗎?把奇異果加到牛奶裡拌,味道變苦了,不知是否有害?柳橙汁加牛奶會看到沉澱,有毒嗎?咖啡和紅茶加奶之後,為什麼杯子裡會出現細細的豆花……
變苦了?凝固了?沉澱了?變成豆花狀了?是不是有點恐怖?這些混合物還能吃嗎?該怎麼吃?
其實這些問題,都要從牛奶中的蛋白質說起。
雖然主要成分是水,但牛奶中的關鍵成分還是蛋白質,其中比例最大的是酪蛋白,占牛奶蛋白質總量的 80%。
酪蛋白家族主要由αs-、β-、κ-三兄弟構成,它們在鈣離子和磷酸鹽的幫助下,團結在一起,以酪蛋白膠粒的形式存在於牛奶中。其中比較排斥水分子的αs-酪蛋白和β-酪蛋白形成內核(亞基),而和水分子關係融洽的κ-酪蛋白則會在最外部構成一個「殼」。這樣就讓一個個酪蛋白膠粒和大量的水和平共處,使牛奶看起來是均勻的。如果遇到一些不利的條件,破壞了酪蛋白膠粒的穩定性,牛乳酪蛋白和水分道揚鑣,就會出現蛋白質抱團沉澱的現象。
牛奶加水果為什麼會變「豆花」?
這是因為水果太酸啦!正常情況下,牛奶自身的 pH 值為 6.6,此時酪蛋白膠粒很安穩。但水果、果汁、可樂、醋等酸性食物,pH 值都很低,把它們加入牛奶中之後,會使酪蛋白膠粒中的鈣和磷酸鹽逐漸脫離集體。當 pH 值低到酪蛋白的等電點(pH=4.6)時,酪蛋白所帶的電荷最少,親水性嚴重下降,鈣離子和磷酸鹽也大批離開,酪蛋白膠粒的穩定結構被打破,於是就出現了「豆花」樣的沉澱。
雖然這一過程會影響美觀和口感,但不會阻礙牛奶蛋白的消化吸收。因為還有更厲害的胃酸在等著呢!胃酸的酸性遠遠高於果汁,所以只要把牛奶喝進胃裡,早晚都得變成「豆花」狀態。
聽說把牛奶加入咖啡變拿鐵會讓鈣質都浪費了?當牛奶和這些飲品相遇,可能影響牛奶中蛋白質和鈣的利用率?下一頁專家大解惑!
當牛奶和這些飲品相遇
除了水果外,我們常喝的奶茶、牛奶咖啡等,其實也有著很多細小的絮狀沉澱。這是因為咖啡、紅茶、可可等食物中,除了有機酸之外,還含有豐富的單寧,它會和蛋白質以疏水力和氫鍵等方式發生結合。吃到口腔裡之後,它們和口腔黏膜蛋白質發生反應,就會產生澀的感覺。加到牛奶中之後,則和牛奶蛋白質發生反應,產生絮狀物。
這個沉澱反應確實會稍稍影響牛奶中蛋白質和鈣的利用率,但奶裡面的蛋白質和鈣太多了,單寧物質相對數量較少,不可能把所有的蛋白質和鈣全部結合掉。而且,產生的絮狀物並沒有什麼毒性。畢竟人類喝奶茶、加奶咖啡、拿鐵等飲料,也喝了好多年了……
還有很多人看過把牛奶倒入可樂之後發生沉澱的影片,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可樂太酸了。可樂比果汁和醋的 pH 值還要低呢,牛乳酪蛋白當然扛不住。
|
|
|
蛋白酶的功效
在牛奶的各種沉澱現象中,最討喜的應該是和酶的相遇了,我們常見的乳酪、薑汁牛奶、木瓜牛奶等,都少不了蛋白酶的功勞。各種微生物和動植物所產生的能夠形成奶凍的蛋白酶,也稱為凝乳酶,在 pH 值和溫度等條件適宜時,會將κ-酪蛋白從特定的地方切斷,變成副κ-酪蛋白。這樣,失去了外殼保護作用的酪蛋白膠粒,會因為疏水作用互相牽手而逐漸凝聚。最終,在鈣離子的幫助下,αs-、β-及副κ-酪蛋白,共同形成了不溶性的凝凍狀態。
要想讓凝凍細膩、口感美好,必須精確地控制蛋白酶的活性和凝聚的速度。所以要做好一碗薑汁牛奶,奶的溫度、薑汁的新鮮度(蛋白酶活性)、牛奶的蛋白質濃度、薑汁和牛奶的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細節。
講完了沉澱,再來說說味道。網友們反映,牛奶加了木瓜或奇異果後,會產生苦味,其實這是蛋白酶搞的惡作劇。奇異果、木瓜、鳳梨、芒果等水果中,含有較多的蛋白酶,特別是不太熟的奇異果,酶的活性相當可觀。
如果在做肉類美食時,先用這些水果泡一泡肉丁,能夠起到一定的嫩肉效果。但對於嘴巴和牛奶來說,和這些蛋白酶親密接觸時就不那麼愉快了。
和牛奶做搭檔,水果可以說是狀況連連,但「木瓜牛奶」為什麼就沒事?下一頁看看讓牛奶和水果和睦相處的秘訣吧
吃奇異果和鳳梨時,有扎嘴的感覺,是因為酶分解了口腔黏膜的蛋白質造成了痛感。把這些水果放進奶中,如果不是馬上吃掉,而是過半小時後再吃,那麼因為這些酶會迅速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質,生成一些帶有苦味的肽類,會讓牛奶的味道變得難以下嚥。同時,牛奶也可能會變成凝凍狀—剛才已經說過凝凍的原因了。
在和牛奶做搭檔這件事上,水果可以說是狀況連連。不過,在瞭解牛奶蛋白的特性後,我們就能夠想辦法讓它和水果和睦相處了,以下幾個原則很重要:
- 牛奶或優酪乳中所加的水果不要太酸、太澀、太多。不夠熟的水果往往更酸澀,和牛奶蛋白質的作用更強。
- 殺滅或抑制酶的活性,比如把水果蒸煮熟,或者和牛奶一起打汁時加些冰塊降溫。
- 水果切大塊放進優酪乳中,不要切得太碎,讓酶和牛奶蛋白質的接觸面小一點。然後趕緊吃掉,減少酶作用的機會,就不會有苦味的問題了。
有朋友要問了:那麼「木瓜牛奶」這道美食該怎麼做呢?很簡單,只需先把木瓜蒸熟,或者用微波加熱到中心溫度為 70℃左右,把蛋白酶滅掉,就可以放心地和牛奶搭配了。比如說,木瓜燉牛奶時,先燉木瓜,後放牛奶,味道還是很不錯的,既不會發苦,也不會有沉澱。
至於如果想喝水果奶昔或吃水果冰沙,只需保持在低溫條件下打汁,或者把水果和牛奶先冷藏,再加些冰塊便可(低溫能夠暫時抑制酶的活性)。不過,只要溫度升高,蛋白酶還是會活躍起來的。所以在打好之後,趁著冰爽,盡快享用它們吧!
本文摘自《什麼?我的廚房有毒!(一):那些你以為的基本常識,都是致癌的風險》/范志紅(北京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崗位科學家)/大喜文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