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又名武漢肺炎)的流行,不僅在生理上讓人生病,甚至死亡;同時,因為在恐慌的心理之下,民眾容易被謠言左右。最近網路上開始出現「只要得到新冠肺炎,就會有肺部纖維化的後遺症」的說法,許多人在各個社群媒體轉傳類似的訊息,大家都在說,感覺訊息像是真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以下整理3個關於新冠肺炎的謠言與破解,希望大家得到正確消息後能止息謠言的持續傳播,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1.罹患新冠肺炎就會有肺纖維化的後遺症?
國內首例確診罹患新冠肺炎的女台商出院時,曾透過電腦斷層(CT)掃描,發現有肺纖維化的狀況,有網友說這是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引發熱議。雖然肺纖維化不一定會造成明顯影響,但若肺纖維化嚴重時會出現咳嗽、低血氧、呼吸困難等現象,假如肺纖維化進展迅速,甚至會導致死亡。因為這些可怕的風險,「肺纖維化後遺症」的訊息拉高了民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懼程度,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夏德椿,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解釋,每個器官在發炎之後,包括肺部、肝臟,在癒合的過程中部分組織會產生纖維化的情形;比如肝硬化就是一種纖維化,肝炎在癒合的過程中,肝臟的纖維母細胞、纖維細胞增加,就會產生纖維化。
夏德椿醫師指出,新冠肺炎基本上就是一種肺炎,得到肺炎後,有人會慢慢痊癒,有人則可能出現肺泡細胞增生的現象,並產生纖維母細胞,這就是肺纖維化;然而,並非產生肺纖維化的情形就完全不會恢復正常。
夏醫師進一步表示,一些肺纖維化病人「大概3個月、6個月,會慢慢恢復正常,不是說肺纖維化就永遠不會好,也是有人恢復到患病前的狀況。」
2.多喝醋、大蒜水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最近網路上開始出現「多喝醋、大蒜水,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等訊息,為此食藥署特意在「食藥好文網」上發文闢謠。
食藥署提醒民眾,大蒜仍屬於食品,醋則是家中常見的調味品,兩者都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而且目前學界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性仍未完全瞭解,在沒有確切的科學論證的情況下,呼籲民眾對於這類傳聞不要隨便相信。
耳溫槍篩檢發燒,該不該用耳套?下一頁揭曉
另外,食用醋的酸鹼度pH值為3,酸度頗高,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胃部不適。食藥署提醒,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作息才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則。
3.使用耳溫槍時加上耳套,會影響測量結果?
發燒是初步判斷有無感染新冠肺炎的指標症狀之一,為了因應疫情,許多人會使用測量較方便的耳溫槍來量測體溫,部分耳溫槍會配上耳套方便測量,但現在坊間流傳說,使用耳溫槍時不加耳套量測會比較準確。
實際上,一方面耳溫槍配戴耳戴是為了衛生考量,可減少病原體交叉感染的風險。另一方面,市面上部分耳溫槍其實必須搭配專用的耳套使用,才能量出正確結果。所以「使用耳溫槍時不加耳套量測會比較準確」的說法是錯誤的。
根據「食藥好文網」,使用耳套時有5個注意事項:
- 有耳套設計的耳溫槍,必須套上原廠專用耳套才能使用,且須注意耳套不能有破損。無耳套設計的耳溫槍,使用前應以原廠所建議的方式清潔,在清潔完畢後,可能會使溫度略微降低,必須等待數分鐘後才能使用。
- 由於各耳溫槍廠牌耳套的材質、尺寸、形式等不盡相同,所以不建議互換不同廠牌的耳套,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 不建議使用保鮮膜代替耳套。
- 使用耳溫槍前要詳細閱讀操作說明書,以正確的方法量測體溫。
- 人體溫度會隨個人生理狀況(如性別、年齡、活動量等) 產生些許差異。若第一次量測結果異常,建議休息半小時後再測量一次;若體溫仍高,建議戴上口罩,前往醫療院所檢查。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